`
清华小园
  • 浏览: 4935 次
  • 性别: Icon_minigender_1
  • 来自: 北京
社区版块
存档分类
最新评论

君子不器

阅读更多

[color=olive][/color][size=medium][/size][align=left][/align]

立大人之气象,还需精心护持,这涉及到中国哲学的思想。  

  孔子说:君子不器。君子不是一个器具,仅仅掌握一定的技能,具有一定的用处是不够的,那是一种物质化的人,君子是具有生命大智慧的人。中国哲学对知识和智慧有特别的区分。孔子并不忽视人获得知识的必要性,知识可以帮助人了解事物之特征。但此知识是形式之知识,不能代表人心灵的气象。孔子超越纯形式的知识节文,关心道、仁,关心生命的大智慧,这智慧是人意志力的纯化,是人对生命的洞悉,对天命的体认。孔子说:知及之,仁不能守之,虽得之,必失之。又说:仁者不忧,知者不惑,勇者不惧。知识只能解决不惑的问题,不能解决人生命的根本问题。所以孔子所说的进学过程,由四十而不惑到最终的从心所欲,不逾矩,不是知识的获取,而是心灵境界的提升。中国哲学推重心灵的大气象,转局促为圆融,变格为和谐,弃低俗而慕高远,不重在向外追求知识,而强调反己内求,以生命的内养为主要功课。  

  儒家哲学强调,圣贤的气象不是由知识的推求得到,而是于中转出。儒家哲学提出有耻且格的耻感思想、慎独的自律思想以及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思想,这些思想,都不是理性的反思、知识的推证,而是心灵的陶养。孟子将养气作为生命境界提升的唯一方法。孟子说:我善养吾浩然之气。何谓浩然之气?他这样解释:其为气也,至大至刚,以直养而无害,则塞于天地之间。生命缺乏持养,就会”——如同一个饥饿的人,干枯而匮乏。人通过生命之养,养得充满圆融,克服卑微和渺小,克服物欲和自私。中国哲学更强调,养气是同于群体、合于天地的根本途径。德不孤,必有邻,个体、群体、宇宙三者的和谐,是奠定在心性修养基础上的。佛教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假设,来说明明心见性以实现和世界共通的可能性,而儒家则通过”——真实无妄的澄明心灵来实现与世界的共通。诚者,天之道;诚之者,人之道。人归于诚,就归于性,归于性,即通于群体,从而会归于天地之性。正是在这个假设基础上,儒家所说的胸次悠然、浑然与天地同体的境界才有可能实现。孟子说养气可以塞于天地之间,正奠定在生命共通的基础上。  

  养其根而俟其实,加其膏而希其光。培植好生命之树的根,才有可能等待它的果实;往生命的灯盏不断加上油,才能指望生命之灯常明。这使我想到清代画家石涛的一个重要观点:呕血十斗,不如啮雪一团。呕血十斗,是技巧上的追求,是获取知识的途径;啮雪一团,是精神上的超升。技巧当然是作画之必备,但一个成功的画家不能仅停留在技巧的追求上,而应超越技巧,由技进于道。因为中国画强调的是心印,绘画的空间形态是心灵的显现。导致绘画成功的关键因素不是知识,而是智慧,是独特的精神境界。所以,养得一片宽快悦适的心灵,就像石涛所说的吞下一团洁白的雪,以冰雪的心灵——毫无尘染的高旷澄明之心——去作画,才能自创佳构。他虽说的是绘画,但与君子不器的哲学传统是相合的。

分享到:
评论

相关推荐
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